国培日记:教学内容的选择
黄山市歙县深渡中心学校 汪志强
经过一天半的休息后,10月18日下午,我们迎来了上海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荣生老师来给我们上课。他今天上课的主题是《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组织》,王老师谆谆告诉我们: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文学素养,要用一颗读者的心去读懂作者的感情。不要一拿到一篇新的文章就马上看教参,那样就没有自己阅读的感悟在里面,变得人云亦云了。只有经过自己的阅读思考,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融入到文章的作品中去,才有可能品味出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阐述的人生道理,然后再上网搜索有关这篇文章的资料和教学设计,最后认真钻研教材和教纲,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设计。
图为王荣生教授在上课
老师在文本解读时,要依据体式选择教学内容,依据学情选择教学内容。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,阅读能力是具体的。教师上公开课,当一节课即将结束时,教师激情类的结束语要少说,甚至不说;学生陈述总结时,那些假大空的话,老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告诉他们不能说。指导学生在读课文时,要让学生身临其境,要移情入景,要有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在里面。比如学生如果进入到《走一步,再走一步》一文的场景中去,当学生们读到这句话“我下不来,我怕摔死的。”就不会笑我是胆小鬼了。作为老师,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:学生不喜欢的,使他喜欢;学生读不懂的,使他读懂;学生读不好的,使他读好。要让学生对名著、经典产生敬畏之心,让他们认识到名著、经典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。
当我们在教一篇文章前,我们老师要思考两个问题:这篇课文最要紧的地方在哪里?学生们遭遇最大的问题和困难在哪里?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,文章的教学重点也就抓住了。
评论